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西域三十六国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西域三十六国

西汉西域都护所辖地区诸城国和游牧部落的总称。《汉书·西域传》: “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据清徐松《汉书西域传补注》考证,指婼羌、楼兰、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扜弥、渠勒、于阗、皮山、乌秅、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难兜、大宛、桃槐、休循、捐毒、莎车、疏勒、尉头、姑墨、温宿、龟兹、尉犁、危须、焉耆、姑师、墨山、劫、狐胡、渠犁、乌垒。其中多数是大小城邦,其余是游牧部落。宣帝神爵二年(前60)设西域都护府进行管辖。至哀帝、平帝时分裂增多,一说五十,一说五十余,一说五十四,一说五十五。具体所指,历来说法大同小异。

西域三十六国

指西汉西域都护所辖之国数。名见《后汉书·班超传》。《三国志论》:“西域本三十六国,后分为五十五。稍散至百余国。”历史上西域诸国都在匈奴以西,乌孙之南。三十六国分别为:天山南路二十二国:婼羌、楼兰、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扜弥、渠勒、于阗、莎车、疏勒、尉头、温宿、姑墨、龟兹、乌垒、渠犁、尉犁、危须、焉耆、墨山、狐胡。山后二国:车师(姑师)、劫。葱岭八国:皮山、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难兜、乌秅。葱岭西四国:大宛、捐毒、休循、桃槐。

西域三十六国

西汉时对西域内属诸城国和游牧部落的总称。其名初见于《汉书·西域传》,以汉武帝(前141—前87在位)时出兵西域,从匈奴势力下使姑师、楼兰、大宛等三十六国内属而得名。计:(1)天山南路南道十国,诺羌、楼兰(后改名鄯善)、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渠勒(上七国现已沦为戈壁)、扜弥、于真、莎车。(2)天山南路北道十二国, 疏勒、尉头、温宿、姑墨、龟兹、乌垒、渠犁、尉犁、焉耆、危须、山国(墨山)、狐胡。(3)山后二国:姑师(车师)、劫。(4)葱岭八国:皮山、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难兜、乌秅。(5)葱岭西四国:大宛、捐毒、休循、桃槐。宣帝神爵二年(前60)置西域都护,统辖三十六国。西汉末分至五十余国。东汉时并为十余国。三国时仅存鄯善、于阗、焉耆、龟兹、疏勒及车师。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4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