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见素抱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见素抱朴Jiansubaopu

老子的社会伦理思想用语。语出 《老子》十九章: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素”、“朴”原指纯洁,这里是指 “本真”,“见素抱朴”即抱守本真,保持自然的纯洁状态,不为物欲所诱惑。在老子看来,宇宙间的一切都应该是素朴自然,人也是这样。要保持人的“素朴”就得少私寡欲。老子认为,五色、五音、五味、畋猎、奇货等等,都会损害 “纯朴”的人性。他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彼取此。”(《老子》十二章)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唯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述。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在老子看来,圣人应该以没有欲望为欲望,以没有学问为学问,一切都顺从“万物之自然”,而不要勉强去作为。庄子认为人性自然。如果要用仁义、礼乐等去匡正它, 那就是 “削其性也”, “侵其德也”,“此失其常然也”(《庄子·骈拇》)。他要求“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庄子·大宗师》)一切任其自然,保持原初的素朴状态。

见素抱朴

老子用语。语出《老子》19章:“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素”、“朴”,指纯洁,本真。“见素抱朴”即抱守本真,保持自然纯朴状态,不为物欲所诱惑。老子认为,人性原本是纯朴的,但现实社会里,“难得之货”和“仁义智慧”,使纯朴的人性受到损害。所以,他主张“不贵难得之货”,并要求“绝仁弃义”,使人性“复归于朴”。这个思想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并为道教所发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5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