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解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解元明、清选举考试,乡试第1名,称解元。《清史稿·选举志三》: “3年大比,试诸生于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乡试第1曰解元。” 解元1089—1142南宋将领。字善长,宋保安军德清寨(今陕西志丹西南)人。出身行伍,善于骑射。建炎三年(1129年),隶韩世忠,擢为偏将。从世忠平苗傅、刘正彦之乱,擒其于浦城(今属福建)。四年春,从浙西制置使韩世忠参加黄天荡之战有功,迁前军统制。继从世忠镇压福建范汝为新起义军。绍兴四年(1134年)冬,屯涿州(今江苏高邮),迎击来犯金兵,设伏败之,又设计擒金万户里头虎。十年,随世忠围淮阳军(今江苏邳县东),以三百骑兵击败数千金兵,加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十一年,世忠解兵权后,为镇江府驻劄御前诸军都统制,代领其军。官至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侯,授保信军节度使。 解元科举考试解(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解元之称始于唐代,因各州申送举子赴京师应省试曰“发解”,解试合格,州府长官给予解状,解送尚书省,故州试第一人称之为解元,又称为“解头”。而由京兆、河南、太原等府解送者,其府试第一名则称为“府元”。宋以后科举制度实行三级考试,仍称解(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元、明、清沿之。 解元科举考试乡试第一名。又称“解首”。唐制,举进士者皆由地方发送入试,称解,故乡试亦称解试,中乡榜者为发解,第一名称解元。 解元科场称谓。始见于唐。唐诸州县送举子赴京应礼部试称“解”或“发解”,州县试称解试,名居第一者称“解元”,亦称“解头”。宋沿用此称,又称“解头”、“举首”,作为对各类解试第一名之称谓。礼部试前,举人群见皇帝,解元另立一班,排在最前。有时只准解元晋见。省试、殿试时,若遇试题经义、出处不明,解元可向考官上请。金代乡元亦称解元。元、明、清用以称各省乡试第一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