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古代文体之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唐代作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之一,列入“杂文”之内。参见“杂文”。

文体名。《说文解字》:“议,语也”。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周爰咨谋,是谓为议。议之言宜,审事宜也”。徐师曾《文体明辨》:“盖古国有大事,必集群臣而廷议之,交口往复,务尽其情,若罢盐铁、击匈奴之类是也。厥后下公卿议,乃始撰词书以简牍以进,而学士偶有所见,又复私议于家,或商今,或订古,由是议浸盛焉”。管仲称轩辕有明合之议,乃最早源流。至汉又立驳议。“其有疑事,公卿百官会议,若台阁有所正处,而独执异意者曰驳议”(蔡邕《独断》)。议之体,“采故实于前代,观通变于古今”。“文以辨诘为能,不以缛为巧。事以明核为美,不以深隐为奇”(《文心雕龙》)。驳之别体,有对策、射策;议之二体,有奏议、私议。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6: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