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和记忆障碍jiyi he jiyi zhang’ai
记忆,是使贮存于脑内的信息复呈于意识中的功能,是对以往经验的识记、保存和恢复的过程。识记,是使经验在大脑中留下痕迹;保存,即信息储存,要经过大脑的加工整理;恢复,包括回忆和再认。再认是指识记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感到熟悉。例如,小朋友见到商店里的某个玩具,说 “我也有”。回忆,则是识记过的事物并未出现,由于其他事物的影响而使这些事物在头脑中呈现出来。例如,小朋友看见一只小猫,就想起了“小猫钓鱼”的故事。根据记忆时间的长短,可分为:
❶即刻记忆:亦称瞬时记忆,指对发生在几秒钟至一二分钟之内的经历的记忆。
❷短期记忆:指对发生于几分钟至1小时之内的经历的记忆。
❸近事记忆:一般指对发生于24小时或48小时以内的经历的记忆。
❹远事记忆或长期记忆: 一般指24小时或48小时以前的经历的记忆。记忆障碍可分为遗忘和记忆错误两大类。遗忘是指病人部分地或全部地失去了再现以往经验的能力,可分为心因性遗忘和器质性遗忘。
❶心因性遗忘:因情绪因素干扰记忆过程。常因焦虑、注意力涣散等引起,往往局限于对某一阶段的经历(强烈的恐惧、羞辱等情境)的记忆丧失。
❷器质性遗忘:器质性脑病所致,近事遗忘甚于远事。记忆错误是指由于再现歪曲所引起的记忆障碍,有以下几种:
❶回溯性错构:指对一个真实事件的追忆中添加了错误的细节,如夸大自己的过失等。
❷虚构:指以想象的、没有事实根据的内容来填补记忆缺陷的现象。谈及这些“经历”时仿佛真有其事。
❸“似曾相识”症:在感受完全陌生的事物时,有一种早先曾体验过的熟悉感。
❹“旧事如新症”:在感受早已熟知的事物时,有一种初次见面的陌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