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讽喻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93 讽喻

辞格的一种。依托寓言、故事以委婉地讽刺、规劝,启发他人或说理的修辞方法。与比喻不同,它必须采用说故事的方式,并侧重于教育或规劝、讽刺。

讽喻fengyu

修辞学术语。在本意不便明说或不容易说得明白、形象的情况下,编造或借用故事来寄托讽刺或教导意义的修辞方法。
依据故事独立的程度可分比方式和寓言式两种。1.比方式。编造或借用的故事简短,缺少独立性。例如:❶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赵)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燕策》)
❷印书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辩解。记得《说岳全传》里讲过一个高僧,当追捕的差役刚到寺门之前,他就“坐化”了,还留下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的偈子。这是奴隶所幻想的脱离苦海的唯一的好方法。“剑侠”盼不到,最自在的惟此而已。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例❶是临时编造的故事,用“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打比方,形象地说明伐燕对赵国不利,而终使赵国罢兵。例
❷引述《说岳全传》中的一个故事,来讽喻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到处捕捉革命者的暴行。2.寓言式。编造或借用的故事比较完整,有独立性。例如《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故事,寄寓的是“智而怕难,不如愚而努力”的意思。借用的例子,如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闭幕词中就引用“愚公移山”的故事,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的决心和信心。
讽喻的故事,有时假托于人,如愚公、智叟;有时假托于物,如鹬、蚌。但无论哪种形式,都是寄寓某种含义来说明事理的,它的作用是:能够把抽象的事理说得明白、形象,并含有讽刺或教导之意。
讽喻同比喻,虽然形式都是打比方,但比喻的喻体只是某一事物,没有情节,一般是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来表示。而讽喻则是一个故事,尽管有的很简单粗略,缺少独立性,但也须用几句话说清楚。讽喻中借用的许多寓言故事早已浓缩成成语,如“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愚公移山”等。但讽喻借用的是故事,并不是指成语的运用。

讽喻Fengyu

修辞学术语。在本意不便明说或者不容易说得明白、亲切的情况下,编造或借用故事来寄寓讽刺或教导意义的修辞格,叫做讽喻。以所采用的故事能否独立存在为准, 讽喻可分为比方式和寓言式两类。1.比方式。编造或借用的故事简短,缺少独立性。例如:❶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 “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 鹓过之, 仰而视之, 曰:‘吓!’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庄子·秋水》)庄子以鹓的故事自喻, 说明了自己绝无代惠子为相之意。2.寓言式。编造或借用的故事比较完整,有独立性。例如,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代表大会闭幕词中完整地引用了《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故事,号召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讽喻的修辞作用是能够把抽象的事理形象化,使人易于明了,并含有讽刺或教导之意。讽喻和比喻虽然都是打比方,但采用的形式不同。比喻的喻体只是某一事物本身, 没有情节,一般是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或一句话作为喻体。讽喻采用的是一个故事, 尽管故事有能否独立存在的区别,但都需要用几句话或更长的语句群才能表达清楚。

讽喻

以一个巧设的故事为喻体,用于说理、劝导或讽刺的 一种特殊的比喻形式。讽喻可分两类:(1)穿插在正文当中的。如:“鲁迅曾经给我们讲过 一个印度的故事:‘一个老翁和一个孩子用一匹驴子驮着货物去卖,货卖去了,孩子骑驴回来,老翁跟着走。但路人责备他了,说是不晓事的,叫老年人徒步。他们便换了 一个地位,而旁人又说老人忍心;老人忙将孩子抱到鞍鞒上,后来看见的人却说他们残酷!于是都下来,走了不久,可又有人笑他们是痴子,空着现成的驴子不骑。于是老人对孩子叹息道,我们只剩下一个办法了,是我们两人抬着驴子走。’应该说,这些意见都是善意的,从他们所看到的现象来说,也是对的。问题在于全面的考察。……有主见,能吸取,这就不至于抬着驴子走。”这一种,在讽喻故事的前后常有一些解释说明。形象生动的故事与画龙点睛式的解释说明,互相结合,相得益彰。(唐)《〈门外汉手记〉之七》)(2)独立成篇的。如:“从前,海燕、鸵鸟和企鹅,是住在一起的邻居。后来,由于它们的子孙越来越多,食物越来越不够吃,于是,三个邻居商量着解决食物的办法。海燕说:‘我带着孩子们飞翔,哪儿食物丰富,我就带它们往哪儿飞。’鸵鸟说:‘我带着孩子们练习跑步,哪儿有食物,我就带它们往哪儿跑。’……只有企鹅,为了贪图眼前的便宜,留在原地,它们的翅膀和双脚越来越退化,既不能飞,又跑不快,至今还住在南极的冰岛上。因为食物不够吃,老是伸长脖子,嗷嗷待哺,渴求别人的援救。”(左泥《海燕、鸵鸟和企鹅》)我们把这种独立成篇的故事看做一种文学体裁,称做寓言。这则寓言借海燕、鸵鸟和企鹅的故事,来说明奋力拼搏者生存、懒惰懦弱者衰败的道理。讽喻是一种扩大了的比喻。但是它与一般的比喻不同:(1)一般的比喻是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侧重于说明事物的形象、特征、形状或声音等的相似处;而讽喻则是用一个故事比喻另一件事情,着重两个事理之间的相似。(2)一般的比喻是通过词语、句子来表示,最大到句群,而讽喻,有的用句群、段落,有的要用整个篇章来表现,所以,有人把讽喻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来分析。

讽喻

修辞格的一种。在不便直说本意或为求说得明白、形象的情况下,采用说故事的方式来表达讽刺和教导的意图。如《吕氏春秋·察今》所记“刻舟求剑”,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的“井底之蛙观天”等寓言故事。

讽喻

把意思寄托在故事中或借用故事把意思说得更形象、更明白的修辞方法。例如:“蚌方出爆,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5: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