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讽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讽谕

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传统艺术手段,也是文学发挥道德感化作用的方法与途径之一。即用含蓄的带暗示性的言辞和形象,来揭示某些社会现实,传达某种不便言明的政治道德观念和思想情感。讽,“诵也”(《说文》)、“晓也”(《类篇》),引申为劝告、谏说而使知晓。《史记·滑稽列传》:“优孟常以谈笑讽谏”;《白虎通》“患祸之萌流,睹其事未彰而讽告”;班固在论述“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汉赋时说其“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儒家认为,由下而上,由臣僚对君主进行政治的和道德的劝告,要既能被接受又不危及发表意见者的安全,就必须注意态度和方式方法。《毛诗序》指出的“谲谏”即讽谕,就是“咏歌依违不直谏”,利用文艺的形象化手段,委婉曲折而不是径直显露地表达某种政治意见或道德观点。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