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证明责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证明责任又称“举证责任”。司法机关或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责任。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公诉案件的证明责任由司法机关承担,被告人不负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自诉案件的证明责任由自诉人承担,被告反诉的,对反诉所主张的事实负证明责任。人民法院也可自行收集证据。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对各自主张的事实负证明责任。为了查明事实,人民法院也依职权收集和调查证据,但不承担证明责任。 证明责任亦称“举证责任”。司法机关或者当事人承担证明刑事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责轻重的责任。关于证明责任的含义,在学术界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证明责任指搜集、提出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责任; 另一种认为证明责任不仅包括搜集和提出证据的责任,还包括调查证据和判断证据的责任。证明责任最初见于罗马法,其证明责任的承担原则是“谁主张,谁证明”。在封建时代纠问式的刑事诉讼时期,由于当时尚未产生专门的控诉机关,证明责任由原告人承担。被告人否认被指控的犯罪事实时,证明责任即转由被告人承担。法官对证实犯罪事实是否存在、被告人罪责轻重,也负有主动搜集、调查和判断证据的责任。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了公诉制度,承担证明责任的司法机关已不限于审判机关,还有检察机关和侦查机关。鉴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诉讼原则的差异,证明责任的具体承担情况基本上有以下几种: (1)采取当事人主义原则的国家,即当事人双方对自己的主张负有证明责任。一般对控告方来说,在检察官或自诉人指控刑事被告人有罪,或者提出指控后被告人否认有罪,或者法官认为已提出的指控证据可疑、不充分时,他都负有提出证据证明的责任。对刑事被告人来说,在其提出反驳控告的事实时,负有提出证据证明的责任。法院对检察官或原告人、被告人提出的证据负有判断责任。(2)采取职权主义原则的国家,即公诉案件由检察机关和法院承担证明责任,自诉案件由原告人和法院承担证明责任。法官在审判时,负有主动收集、调查和判断证据的责任,这一诉讼行为不受当事人双方制约。(3)采取职权主义兼当事人主义原则的国家,搜集和提出证据证明指控的犯罪事实,其责任主要由控告方承担。对于公诉案件,证明责任由检察机关和法院依职权分担。被告人反驳指控时,应当提出证据证明,同时享有沉默权。对自诉案件,证明责任主要由原告人、反诉人承担。被告人反驳指控事实时,应当提出证据证明。法院对于受理的刑事案件,负有主动搜集、调查、判断证据,证明被告人是否犯有被指控的罪行及其罪责轻重的责任,但该诉讼行为不受控告方和原告方提出的证据制约。在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职权分别承担收集证据的责任。如果是公诉案件,主要由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对控告事实承担证明责任。如果是自诉案件,主要由自诉人、反诉人对指控事实承担证明责任。法院主要承担调查和判断证据的责任。在核实证据时,也可以主动进行勘验、检查、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的行为。刑事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责任,但依法享有辩护权。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