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诗三家义集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诗三家义集疏

清王先谦(1842—1917)撰。二十八卷。先谦字益吾,号蔡园,湖南长沙人。清末著名学者。同治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等职,并曾主持南菁书院多年。工诗文,著有《虚受堂诗文集》、《汉书补注》、《庄子集解》等。并编有《皇清经解续编》、《续古文辞类纂》、《十朝东华录》等。先谦治《诗经》,谓毛氏于训诂不无可取,然自称子夏所传,以亲受于圣人之门欺世,且借以掩盖与诗义不合诸谬说,实不足论。乃欲探求“三家”诗说,以窥诗义之所存。其于宋代以来搜求三家诗遗文异义的学者,颇多称许。然考稽遗文诸作多录只言片语,散而无纪,乃研覈《诗经》三百篇,参汇众说,博采“三家”之异文胜义附以己见,为之贯通;对汉唐以后研究毛郑之学而有独到见的者,亦酌加择取,力求破除门户之见。有一九一五年虚受堂刊本。

诗三家义集疏

二十八卷。清王先谦 (1842—1917)撰。该书收集三家遗说,很有独到见解。在序例中,王氏称《毛诗训沽》,有可取之处。如没有毛诗,则三家之说除见传记外,连其经文作何字都无法得知,《诗经》更无法成为完整的典籍了,自己也就无法编撰此书了。由于三家对许多诗都没有材料,所以此书不能不来取序说。毛传郑笺对三家诗无说者,则往往于序传下注“三家无异议”,其实由于三家诗多已佚失,只能说未了解到三家诗有无异议,不能直称三家诗无异议。魏源《诗古微》称: “三家遗说,凡鲁诗如此者,韩也同之。韩诗如此者,鲁必同之。齐诗存什于千百,而鲁韩必同之。”王以为不然。事实上,韩、鲁对《黍离》一诗的解释就大不相同。《韩诗说》认为尹吉甫信后妻谗言,杀孝子伯奇,其弟伯封求而不得,作《黍离》之诗;《新序·节士篇》则认为卫公子寿悯其兄被害,作《黍离》诗。王氏将韩说列入正文,将鲁说排在疏注之中,并引用胡承珙援引《左传》驳《新序》之说,认为《新序》之说不足为凭。又认为刘向《列仙传》解释《周南·汉广》,近乎语怪,对研读三家诗义无补。本书现存版本为1915年刊印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2:3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