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都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都护官名。汉代始置。为西域地区的军政长官,唐代沿置。《资治通鉴·汉纪·宣帝神爵二年 (公元前60年)》: “吉既破车师,降日逐,威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吉始焉。” 胡三省注: “考异曰: 《百官表》 曰: ‘西域都护,地节二年 (公元前68年),初置。’”《大唐六典》: “大都护府大都护1人,从二品; 副大都护1人,从三品; 副都护2人,正四品上。汉武帝开西域,安其种落36国,置使者校尉以领护之。宣帝时郑吉为西域都护,始立幕府。都护之名自吉始也。至章帝时废西域都护,令戊巳校尉领之。魏晋之间有都护左右军,都护将军之号,遂废都护之名。皇都永徽中始置安南、安西大都护; 景云二年 (公元711年),又置单于都护,开元初置北庭都护。” 都护官名。汉宣帝时始设西域都护,为驻西域地区最高长官。其后时置时废。东汉、魏、晋时又置都护、都护将军,为统帅诸将之官。唐代设有大都护、副大都护,管辖边境军政和各族事务。元代设有大都护、副都护为主管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的司法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