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说书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说书俑东汉陶俑。现藏四川成都博物馆,两件,一站式,一坐式。四川成都天回山3号崖墓出土。坐式俑上身裸,赤足,左腋夹手鼓,右手握鼓棒前伸,屈左腿,抬右腿,方面大耳,满额皱纹,大鼻硕口,作呼喊状,眉飞色舞,一副说书说到精彩处,喜形于色已不能自主的神态。站立者亦裸上身赤足,缩颈扭腰,左手捏鼓,右手持锤似在敲击。眯着双眼,咧嘴吐舌,作出滑稽表演的神态。二俑均大头短身,比例夸张。 说书俑表现说书优人形象的古代殉葬品。1957年,在四川成都天回镇东汉墓出土的坐式说书俑为陶制,高55厘米。该俑左手抱鼓,右手执桴,张口似作歌唱状,形象滑稽生动。四川省博物馆定名为“击鼓俑”,一些学者认为与曲艺有关,命名为成相俑、或说书俑、或说唱俑,总之,未离开说唱艺术范畴。1963年,四川郫县又出土了类似的站式陶俑,与前者相对就称为“立式说书俑”。1979年在扬州邗江胡场一号西汉墓中,出土木质说书俑两种,上述种种,说明我国汉代已有类似说唱的形式存在。从几处出土的说书俑观察,能使我们看到曲艺中早期说书人的形态,有利于进一步对汉代说唱的探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