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诸子百家争鸣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诸子百家争鸣战国中期,诸子蜂起,出现了百家争鸣高潮。参加争鸣的有十个学派,即儒、墨、名、法、阴阳、道德、纵横、杂、农(以上为“九流”)和小说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各家各以所长立学设教,相互攻诘、相互吸收,学术空气十分活跃,后人统计,有论争著述4324篇。战国末期,各家在斗争中逐步统一、融合,形成儒、法两大主流学派。在儒、墨、道、法四家中,除道家外,其余三家皆与鲁国和儒学有联系。墨家代表人物墨翟长期居住鲁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是儒学代表人物荀况的学生,荀况曾在山东苍山兰陵为官,并卒于此。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