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谏议大夫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谏议大夫

官名。汉代始置。掌规谏皇帝失错。《旧唐书·职官志三》: “谏议大夫4员。〔秦、汉曰谏大夫,光武加议字。隋于门下省置谏议大夫7员,从四品下。武德四年 (公元621年) 敕置4员,正五品上。龙朔改为正谏大夫,神龙复。大历四年 (公元769年) 敕只4员,正五品上。龙朔七年三月敕,其谏议4员,内供奉不得为正员。至贞元四年 (公元788年) 五月十五日敕,谏议分为左右,加置8员,4员隶门下为左。会昌二年 (公元842年) 十一月中书奏: 隋于门下省置谏议大夫7员,从四品下。今正五品上。自大历二年门下中书侍郎升为正三品,两省遂缺四品官。其谏议大夫望升为正四品下,分为左右,以备两省四品之缺。向后与丞郎出入迭用,以重其选。敕可之〕。谏议大夫掌侍从赞相,规谏讽谕。凡谏有5: 1曰讽谏,2曰顺谏,3曰规谏,4曰致谏,5曰直谏。” 《后汉书·百官志》: “谏议大夫,六百石。”(见: 谏院)

谏议大夫

官名。秦置大夫,掌论议,有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无常员,属郎中令。西汉初废,汉武帝元狩五年 (前118) 始更置。东汉光武帝置,秩六百石,掌周旋侍从,参相讽议,隶光禄勋。三国魏、蜀、吴沿置,皆七品,改隶侍中,掌顾问应对。北魏、北齐隶集书省,北魏初第四品下,太和 (477—499) 末为从四品下; 北齐置7人,从四品下。隋初隶门下省,置7人,从四品下。炀帝大业三年 (607) 废。唐初复置4人,正五品上。高宗龙朔二年 (662) 至咸亨元年 (670) 改正谏大夫。初隶门下省,德宗贞元四年 (788) 分左右置,各4员,分隶门下、中书两省。后正员减为左右各2员,另有内供奉。掌侍从赞相,规谏讽谕。中书门下三品以上入内平章国计时,谏议大夫随入,得闻政事。宪宗元和元年 (806) 罢左右之名,只称谏议大夫,武宗会昌二年 (842) 复分置左右,升正四品下,得与丞郎 (左右丞与六部侍郎) 出入迭用,一般以郎中以上官升任。北宋初为寄禄官,须另有诏令才得入谏院供职。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以左、右谏议大夫为谏院长官,升从四品,复专掌讽谕规谏,左隶门下省,右隶中书省。南宋高宗建炎三年 (1129) 不再分隶两省,另立官署,兼领登闻检院。辽朝亦分置左右,左隶门下省左谏院,右隶中书省右谏院。金谏院亦置左右谏议大夫,皆正四品。明太祖洪武十五年 (1382) 置,以兵部尚书唐铎任之,寻罢。

谏议大夫

官名。西汉置谏大夫属光禄勋,东汉改称谏议大夫,无定员,掌侍从规谏。隋唐时隶属门下省,共4人。宋置谏院,左右谏议大夫为谏院长官。辽、金时沿置,明初也曾置此官,旋即废。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5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