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谷子白发病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谷子白发病

谷子的主要病害,病原为谷子白发病菌。病菌的侵染主要发生在谷子的幼苗时期。种子上沾染的和土壤、肥料中的卵孢子发芽后,用芽管侵入谷子幼芽芽鞘,随着生长点的分化和发育,菌丝达到叶部和穗部。谷子白发病在谷子的不同生育阶段出现不同的症状:未出土的幼芽严重发病的,出土后的幼苗及其叶子变色、扭曲或腐烂;幼苗高2~3寸、3~4片叶时,至抽穗前期间,均可出现叶片稍卷曲,呈现浅绿色至黄白色的条纹,叶的背面出现白粉状霉层是病菌无性繁殖阶段的孢子囊柄和孢子囊,此后叶片变黄、枯死;将近抽穗时,心叶变白,卷成矛头状, 不易展开, 进而心叶由白色变为黄褐色,内部组织被病菌破坏涣散成发状,且有黄粉状的病菌卵孢子散出。病株不能抽穗,有时虽能抽穗,但成畸形,不结果实。病穗上的小花内外颖受病菌刺激而伸长成小叶状,全穗像个鸡毛帚。防治法:(1)选用抗病品种,建立无病留种地获得无病种子。(2)重病田块,实行2~3年轮作倒茬。(3)在心叶成发状前,及时连续拔除病株,并及时带出田间予以处理。(4)忌用带病谷草沤肥,避免粪肥传染。(5)种子处理: 每50公斤种子, 喷洒300倍福尔马林液70毫升,喷后用麻袋覆盖5小时;或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用种子重量0.3%的瑞毒霉、或瑞毒锰锌拌种。

谷子白发病

由谷子白发菌引起的谷子病害。中国谷子产区的重要病害,平均发病率为1%~10%,重病区可达50%以上。主要症状有芽腐、灰背、白尖、白发、看谷老等。发病条件为:土温20~21℃、土壤湿度约60%时易发病。防治以选用抗病品种,结合其他措施。药剂有:25%甲霜灵拌种,防治效果在90%以上;10%多菌灵、0.1%氯硝散或0.1%的六氯苯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18: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