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象脚鼓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象脚鼓舞景颇族传统舞蹈。因以象脚鼓伴奏,故称。舞蹈者身躯任意摆动,膝部屈伸灵活。两人相对或贴面做甩鼓、晃鼓、磨鼓等动作。舞伴之间常擦身贴耳作咬耳之状。姑娘们挥舞手绢、纱巾或扇子上场,做磨步、靠步、𨂿步等动作,环绕男伴往复跳跃。《景泰云南志》中载:“其乡村饮宴则击大鼓、吹芦笙、舞牌为乐。”这里所说的大鼓,即象脚鼓。傣族、阿昌族等也流行此舞,只是跳法上略有不同。 象脚鼓舞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有2000多年历史。流传于傣、佤、景颇、德昂、阿昌、布朗6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分大、中、小3种,大的鼓长1.7 m,中的约1 m,小的约0.7 m。打法约有20多种,有用1指、2指、3指、掌、拳、肘打鼓的,还有用脚踢打的,有摇摆步、蹲跳步等10余种跳法,大象脚鼓多为1名男子表演或作伴奏,中、小象脚鼓多为2人对舞或2~16人以上围圆圈表演,傣族村村寨寨4~80岁的人几乎都会跳该舞。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