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贫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贫血pinxue

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或(及)红细胞压积低于参考值范围下限的现象,其中以血红蛋白浓度为最主要指标。血红蛋白的参考值范围因性别、年龄和地区有所不同,一般成年男性血红蛋白的浓度低于12.5g/dl,成年女性低于11.0g/dl,可诊断为贫血,12岁以下儿童的标准比成年男性约低15%,而久居高原地区的居民由于适应高原缺氧环境,血红蛋白浓度高于平原地区居民。正常生理状态下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处于动态平衡,使血红蛋白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因此从发病机理上贫血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为主的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和以红细胞破坏过多为主的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根据红细胞形态也可将贫血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贫血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血液携氧能力的减低,具体表现及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各器官组织的缺氧程度和对缺氧的代偿功能及适应能力。一般表现为软弱无力,皮肤粘膜苍白、心悸、心率加快,可出现头晕、头痛、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系统症状及食欲减退、月经失调等。贫血的诊断主要依靠血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必要时可做骨髓检查。贫血只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具体的疾病名称,所以诊治时应注意询问饮食状态、月经、妊娠、生育情况及有无出血史、长期接触毒物史或长期服药史。较全面地了解、分析产生贫血的病因,以便针对病因治疗。同时应采取直接纠正或减轻贫血的措施,除药物治疗外,还可输血,必要时可切除脾脏,以减少红细胞的破坏,或移植骨髓,以加强造血功能。

贫血

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均低于正常。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昏、心悸、气促、食欲不振和月经失调等症状。贫血分三大类:红细胞生成减少如缺铁性贫血,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溶血性贫血;急性或慢性失血性贫血。治疗首先消除病因,根据病因选用药物、输血或脾切除,骨髓移植等。

贫血

中医属眩晕、虚劳范畴。多由于脾胃气虚,后天失养,造成气血不足。中医辨证治疗分两种。
❶气血不足:脾胃虚弱,后天失养,致使气血生化无源。证见眩晕心悸,神疲懒言,面色㿠白,唇甲不华,月经色淡,舌淡苔薄,脉沉细。治以益气养血,药用人参归脾丸,每次1丸,每日2~3次。
❷肝肾阴虚:多因后天不足,累及先天。证见精神萎靡,眩晕健忘,少寐多梦,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舌淡红苔薄,脉细数。治以滋补肝肾,方用左归丸,水煎服,每日1剂。贫血多为气虚、阴虚、血虚,治疗时切忌使用温燥之品,以防更加伤阴耗血。另外老年人牙齿脱落,妨碍食物咀嚼,影响水谷精微的吸收,应予注意。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品种互相搭配。

贫血

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下限。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贫血用血红蛋白作标准:成年男性小于130 g/L,成年女性小于120 g/L,孕妇小于110 g/L。中国标准为:成年男性小于120 g/L,成年女性小于110 g/L,孕妇小于100 g/L。血红蛋白正常值因年龄、性别、妊娠及地区而有差异。婴儿和儿童的血红蛋白量约比成人低15%,到12岁左右达到成人的水平。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