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zibenzhuyi zaishengchan dezhouqixing
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从一次危机开始到下一次危机开始不断循环往复的阶段性。一个再生产周期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由这一矛盾所引起的个别企业的有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而经济危机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其他矛盾激化的结果,又是强制地暂时解决矛盾的手段。它使再生产所要求的比例关系重新建立起来,因而资本主义经济并非永远处在危机之中。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还存在,随着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原有矛盾重新激化,又会导致一次新的危机。由于经济危机是一种周期性的现象,资本主义再生产也就成了从一次危机到下一次危机不断周而复始的周期性过程。
危机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决定性阶段,其突出表现是:商品滞销,市场萎缩;信用关系遭到破坏,股票价格猛跌;企业大批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者剧增,劳动群众困苦不堪。其中生产下降和失业者激增是危机阶段的主要标志。在危机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商品供给超过社会购买力的状况有所缓解,危机阶段就转入萧条阶段。这时,生产不再下降,但处于严重的停滞状态,市场销售仍很困难,失业者依然大量存在,整个社会经济一片萧条冷落。为了摆脱困境,资本家改进技术,更新固定资本。这时,社会生产开始回升,萧条阶段转入复苏阶段。在复苏阶段,资本家开始大规模投资和固定资本更新。由于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需求扩大,又带动了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整个社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当社会生产达到危机前的最高点,复苏阶段便转入高涨阶段。高涨又称繁荣,其主要特点是:生产迅速扩大,失业率很低,市场容量扩展,商业异常活跃,利润急剧增长,信用不断膨胀。但高涨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会爆发下一次新的危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反映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对抗性的矛盾,表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