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古时一种税赋。亦为钱币名。《国语·周语》:“廪于籍东南,钟而藏之,而时布之于农。” “布,赋也。” 《周礼·天官冢宰》: “掌邦布之入,以共百物。”郑注: “布,泉也。”

以麻、葛或棉为原料的纺织品。葛布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品种有绤,也即粗葛布,絺也即细葛布两种。葛是人类最早用来作编织原料的植物。古人 “冬裘夏葛”,说明葛布是作夏衣的原料。麻有苎麻和大麻之分。苎麻织成的麻布战国时期已极为普及。隋唐时代苎麻,仅江南地区就达到年产一百万匹的水平。宋代,苎麻布的生产技术有了更新的提高,而且花色品种繁多,出现了以地名花色命名的苎麻布产品。苎麻布是制作夏衣的纺织品,吸湿透气性好,在国外享有盛名,被称作“中国草”。苎麻布的纹路较细,而大麻一般是粗麻布。汉代的大麻布种类繁多。古代麻布的计量单位叫“升”。当时粗麻布幅宽相当于现在 一尺半,共有经线810根,称作十升布,一升布,也即80根经纱,这是普通人穿用的麻布。十五升布是制作官员朝服的布料。最为细密的麻布是三十升,用来制作冕服,称作 “麻冕”。唐宋以后,麻纺技术更加精良,织成的麻布接近罗纱,称“皱布”。南宋时期还有一种麻布叫 “筒子”,四丈多长的布只有几十个青线重量。可以卷起放在竹筒里,夏天穿著,遍体凉爽。清代的麻布用蚕丝混纺、柔滑洁白,而且越洗越白,叫 “鱼冻布”。从汉代开始,棉花的种植开始逐渐普及。我国的棉花是从巴基斯坦、印度这些国家传入的,最早发源于南方、西南和西北地区。三国时期,棉花的种植已遍及珠江闽江流域。《南州异物志》 中就记载了南方闽广生产的斑布,细洁、柔弱、富丽。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棉布的品种繁多,有印花布、白手帕、褡裢布以及棉丝交织品等。南宋时期,云南、广西、广东生产的斑布闻名全国。明代棉花种植已在全国普及,逐渐取代了麻、苎,作为人民日常衣着原料。古代贵族多穿丝衣,平民穿布衣,故“布衣”便成为贫贱者的代称。

棉、麻、棉型化纤及其混纺等织物的统称。

又称“老”或“头”。解放前云南德宏等傣族地区地方行政单位*“”的行政头目。由土司直接委派,执行土司命令,管理㽘内行政事务。为土司向农民征收钱粮课税,征派差役,分配土地,备办供应,并调解群众纠纷等。由土司授予一定数量的土地或官谷为俸禄,本身免除各种租税负担, 退职时由土司给以免牌, 可免交官租杂派。另有副职称二㽘或㽘尾,协助布㽘办理㽘内事务。

古代祭星的方法。《尔雅·释天》:“祭星曰布”。初民根据星辰布满天空的情形,认为将供物散布开来就能使众星神普遍接受,故产生这种祭法。

主要的纺织产品,用棉纱或棉花和其他纤维的混纺纱制成的织物,品种规格很多,包括细布、市布、粗布、卡其、华达呢、灯芯绒等品种。每万米布的用纱量约为:细布1.2t、市布1.4t、粗布1.9t、卡其华达呢1.8~2.2t。每疋(匹)布长度一般为30~40m。1999年中国布产量为250亿m,其中混纺布80.3亿m,纯棉布118.5亿m,纯化纤布51.2亿m。布幅在119cm以上的阔幅布119.2亿m,棉布折纱线总量233.4万t。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