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走私罪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走私罪

违反海关法规,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出口的物品非法进出国(边)境,逃避海关监督、检查,偷逃关税、逃、套外汇,破坏国家对外贸易管制,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海关法规定,逃避海关监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是走私罪:1.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口的毒品、武器、伪造货币进出境的,以牟利、传播为目的运输、携带、邮寄淫秽物品进出境的,或者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境的。2.以牟利为目的,运输、携带、邮寄前项所列物品外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物品、国家限制进出口或者依法应当缴纳关税的货物、物品进出境,数额较大的。3.未经海关许可并补缴关税,擅自出售特准进口的保税货物、特定减税或者免税的货物,数额较大的。如果以武装掩护走私或以暴力抗拒检查走私,不论货物、物品数额大小,都是走私罪。此外,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走私罪论处:1.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2.在内海、领海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物品的,或者运输、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的货物、物品,数额较大,没有合法证明的。对于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走私的,除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外,可以判处罚金;如违法所得归私人所有,或共同分取违法所得,按个人犯走私罪处罚。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账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

走私罪

为了获取非法利润,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检查,非法运输、携带或邮寄货物、货币、有价证券、金银、文物及其他物品进出国 (边) 境,偷逃关税,破坏国家对外贸易管制,情节严重的行为。走私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外贸易管理、进出口物品管理和关税管理的正常活动。其主要特征是: (1) 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具有攫取非法利润的目的。过失行为不能构成本罪。(2) 客观方面必须有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督检查,破坏国家对外贸易管制的情节严重的行为。逃避海关监督检查的方式,除利用海、陆、空、邮等运输线外,还采用绕过关口和通过关口两种方式。常见的走私方法有藏匿、伪装、伪报、欺骗、蒙混、冒充、顶替等。逃套外汇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走私行为。所谓“情节严重”,是划分一般走私行为同走私犯罪的界限,实践中主要根据走私的手段、物品、数量及非法获利多少,对社会危害程度大小等情节来具体掌握。走私罪的打击重点,是以走私为常业的,走私数额巨大的走私集团的首要分子。认定走私罪应严格划清走私与非走私。一般走私与走私罪的界限,还应慎重处理涉及华侨、港澳同胞、少数民族和外国人的案件。对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参与走私活动的,应从重处罚。按照中国现行法律规定,对走私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判处死刑并没收财产。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