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赵战国时期国名。公元前475年始,在今河北南部、山西中部一带建国。历襄子、桓子、献侯、烈侯、敬侯、成侯、肃侯、武灵王、惠文王、孝成王、悼襄王、赵王迁、代王嘉13侯王253年,至公元前222年被秦所灭。 赵即赵葱。参见“赵葱”条 赵战国时期由 “三家分晋”而形成的诸侯国。为“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赵烈侯 (名籍)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衰的后代。前453年,与韩、魏一起瓜分了晋国,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国。其国都原在晋阳 (今山西太原西南); 至前425年赵献子即位时迁都中牟 (今河南鹤壁西); 到前386年,赵敬侯又迁都邯郸。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河北西南部。赵武灵王 (名雍) 在位时期 (前325年—前299年),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今内蒙包头西北),命将军、大夫、嫡子、代吏皆貂服” ( 《水经·河水注》)。陆续攻灭中山国、林胡、楼烦,国势大盛。前299年赵武灵王传位给王子何 (即赵惠文王),自称主父。王子何仅十岁,李兑为相,专断国政,前295年宫廷内讧,赵武灵王被李兑围困于沙丘宫,长达百余日,活活饿死。前262年,秦军围攻韩国的上党,韩向赵献地求援,于是引起了秦赵长平 (今山西高平西北) 之战。赵将廉颇坚守长平达三年之久,后赵孝成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改用赵括为将。赵括空谈兵法,率大军盲目出击,秦将白起在正面诈败后撤,另外布署两支奇兵袭击赵军后路,把赵军切成两段。赵军被围,困守46日仍不能突出重围,赵括被射死,赵军40余万人也被俘坑死。从此赵国实力锐减。晋阳、上党、河间等地相继被秦攻占。前229年,秦将王翦、杨端攻赵,进围赵都邯郸,次年大破赵军,俘虏了赵王迁。赵公子嘉逃奔代郡,自立为代王,前222年被灭。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