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气中医名词。主要指脾胃之气。脾胃位于人体的中焦,故将脾胃之气统称为中气。中气充足,意味着脾胃功能健旺,运化水谷、升清降浊功能正常。其表现主要是神采奕奕、声高气足、食欲良好、大小便调畅等。若中气不足或中气虚弱,则出现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头晕目眩、声低气短、容易疲倦、大便稀泻等症。久病脾虚或失于调养,中气不升,也可出现中气下陷的病变,多见于久泻不止、脱肛、子宫脱垂等病。另运气学说中的 “中气” 是指 “中见之气”,与此不同。 中气❶泛指中焦脾胃之气和脾胃等脏腑对饮食的消化吸收,升清降浊等生理功能。 中气mid solar terms古代节气名。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从黄经0°起,每30°为一中气。计有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雨水十二个中气。它与十二个节气一起总称为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源于阳历,这样中气就不能始终出现在夏历相应的月份内,如春分可能不出现在夏历二月。在不出现“中气”的夏历月份,即作为闰月。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