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跃马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跃马《跃马》高1.50米,长2.40米,是霍去病墓群雕中又一件以战马为题材的不朽名作。此外,霍去病墓前还有卧马一件,亦十分出色。古代匠师 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现马、讴歌马,其用意是显而易见的。汉代,在与匈奴的战争中,战马起了任何工具、武器都不能替代的作用,故有“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大之用” 的说法。霍去病一生征伐,转战祁连山麓、大漠南北,与战马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于他来说,战马就是生命,战马就是胜利。大概出于这种认识,雕刻家以象征的手法,把战马作为正义、善良、勇武的化身,透过它,我们仿佛看到骠骑大将军博大的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跃马 站到跃马面前,我们似乎感到了这种精神和力量。那行将伸展的前腿,那已经点地的蹄尖,那昂起的头部,那警觉的双目,仿佛这匹千里驹就要腾空跃起。 不拘泥于形体结构一板 一眼的刻画,不死抠繁琐动作的再现,而着意于瞬间动势的捕捉和对象内在精神的把握,是霍去病墓群雕成功之所在。这件跃马和其他石雕,整体造型十分洗练、十分完整、十分厚重,而在细部处理上又善于精雕细刻,特别是面部和眼神的刻画尤为到家,有“点睛” 传神的绝技。跃马在造型语言运用上,继承了传统雕刻体、面、线并用的优良传统,为后代雕刻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跃马原指策马驰骋。科举时代多指科举应试。唐陈子昂《赠严仓曹乞推命录》诗:“愿奉唐生诀,将知跃马年。”唐王维《赠从弟司库员外絿》诗:“徒闻跃马年,苦无出人智。” 跃马汉代石刻。又名起马、初起马。位于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前。为白砂石。长2.4米, 宽1.5米, 高1.65米。马后身与后腿卧地,前腿跃起,作欲起势。神态毕聚,力量含蓄。此石刻是利用一块自然石头的形状, 巧妙雕凿而成。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