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跪射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跪射俑崇尚写实,真实地再现对象是秦俑的又 一特点。 跪射俑 特定的需要,决定特定的表现手法。秦始皇将6000兵马俑置于地下,妄想永保生前的淫威,世世代代称帝。这种特定的需要要求秦俑要真实地酷肖对象,于是依照真人的高度,把俑做得高大魁梧,一般在176~198厘米之间,而在比例的把握上,大体符合民间塑工流传的“行七坐五盘三半”“一肩挑三头”“怀揣两个脸”等口诀。二号俑坑出土的跪射俑,比例得当,动态自如: 左腿蹲,右膝跪,两手一上一下自然置于右侧做拉弓姿势。至于服饰甲衣,更是刻画得一丝不苟,甲片有规律地重叠相压,连 一个乳钉也不含糊。这种写实功夫叫人叹为观止。 但雕塑家并不是平均对待每一部位,都做得那样细致入微,一些成功的人物俑,注意运用概括以至夸张的手法,在形似的基础上追求神似。跪射俑并不过分强调面部的起伏变化,而注意那富有性格特征的大耳、厚唇、宽鼻,以及微锁的双眉的刻画,创造了 一个忠于职守的厚道老兵形象。 秦俑继承商周以来的优秀传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浮雕、线刻等手法,丰富发展了雕刻技法,为后世雕塑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