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转运使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转运使

官名。唐代置。宋、金、辽沿置。掌粮盐转运及地方粮盐赋税征收等事。《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上以裴耀卿为江淮、河南转运使。”

转运使

宋官名。太祖时,常派随军转运使,供办军需、事成即罢。太宗时,取消节度使所领支郡,正式设置“某路诸州水陆计度转运使”,以削夺节度使的财权。后渐成各路长官,掌一路军、民、财、刑大权,包括计度财赋、漕运钱谷;按察州县,荐举贤能;点检刑狱,疏理系囚;募兵捕盗,维持治安;救灾赈恤,考核举人等。如以两省五品以上官任职,或兼管两路以上者,则称“都转运使”。另有同转运使、转运副使、转运判官等名目,职责相同,各随本人官资高低而称。遇有军事,则供备钱粮,或以本官随军移运,或别置随军转运使一员。其设置无定制,各路或只置使,或以二员同为转运使,或增置副使,或以二员同为转运副使,或更增置转运判官。都转运使与随军转运使废置不常,后随军转运使为都督府、宣抚使司及招讨使司等属官,职责与宋初相同。皇帝巡幸,或设行在转运使。转运使官署称转运使司,也称转运司,其属官有主管文字、干办公事官各一员,以及由文臣充任的准备差遣和由武臣担任的准备差使若干员。

转运使

官名。始于唐。初称水陆发运使,以地方官兼任,管理洛阳、长安间粮食、布帛等的运输。玄宗开元中改革漕运,设河南江淮转运都使,以中央官兼充,专掌南北运输。代宗以后,设诸道盐铁转运使以兼掌东南漕运及盐铁专卖,常由宰相兼领,并于诸道分设巡院。宋初设专职都转运使、转运使,掌一路或数路财赋,有督察地方之权;后兼理边防、钱粮、巡察、治安等事务。辽金设诸路转运使;金代京城另设都转运使,掌赋税、运输和仓储。元至清有都转盐运使,专管盐务。

转运使transshiped cargo

中国官名。始于唐代,初称“水陆发运使”,管理洛阳、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间的粮食运输事务。后设江淮转运使,掌东南各道的水陆转运。又设诸道转运使,掌全国谷物财货的转输和出纳。唐太宗以后,多与盐铁使并为一职,称盐铁转运使,一般由宰相兼任,并于诸道分设巡院。宋初,为集中财权,改设专职的都转运使、转运使,掌一路或数路财赋,有督察地方官吏的权力。后又兼理边防、治安、钱粮、巡察等事,成为府州以上的行政长官。辽、金亦于诸路设转运使,掌管钱谷的征收、转运和仓库出纳。元、明、清有都转盐运使,是专管盐务的长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