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美天津条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58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6月18日,在天津签订。全文共30款。主要内容是:清政府倘准许他国公使驻北京,亦应准许美国照办;准许美国在广州、潮州、厦门、福州、台湾、宁波、上海及其后新开各口通商;美享受最惠关税待遇;扩大片面最惠国待遇;保护耶稣教士自由传教。 中美天津条约即《中美和好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攻占大沽,进逼天津,威胁北京,美国乘机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恫吓,外交讹诈,咸丰八年五月八日(1858年6月18日)美国驻华公使列卫廉在天津与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签订本条约。共三十条。主要内容:(一)清政府准许其他国家公使驻北京,美国也同样享受此特权。(二)开放潮州、琼州、牛庄、登州、台南、淡水等为通商口岸。(三)耶稣教传教士可自由传教。(四)美国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五、扩大片面最惠国待遇。清政府给予其它国家特权,美国得“一体均沾”。 中美天津条约Zhongmei tianjin tiaoyue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美国乘英法联军攻陷大沽、进逼津、京之际,伪装调停,诱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原称《中美和好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月18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美国驻华公使到卫廉在天津签订。共13款,主要内容如下:❶美国驻华公使“遇有要事,不论何时应准到北京暂住”,“但每年不得逾一次”,往后,清政府如果同意他国驻华公使进驻北京,应准许美国驻华公使“一律照办”。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6月18日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共30款。主要内容有:如其他国家公使驻京,美国也可照办;增开潮州(后改汕头)、台湾为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享有领事裁判权,清政府给予其他国的特权,美国得“一体均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