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京琉璃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北京琉璃厂以书业为主的文化街。位于北京前门外西1km许,元、明直至康熙中期为烧造琉璃瓦的官办窑厂,又名厂甸。康熙三十三年(1694)窑厂被废,逐渐形成小街市,古旧书店云集于此。乾隆三十四年(1769),在这条1km长的小街上已有书店34家,杂有书画店、古董店、文具纸张店,构成以文人为服务对象,以书店为主要行业的文化街。乾嘉时期著名书坊有五柳居、文粹堂、聚赢堂、鉴古堂等。清代后期,仍有书店30家左右。著名书店有老二酉堂、文成堂、文宝堂、文贵堂、文锦堂、宝森堂等。民国时期,上海等地大型书店如商务、中华、世界、开明、北新、龙门、大东、启明、锦章等书店均在此街开设分店。琉璃厂以及与其相连接的杨梅竹斜街、南新华街,最多时有近百家书店。沿袭清代风俗,每逢春节,在厂甸举办为期半个月的庙会,也是热闹非凡的书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琉璃厂仍为古旧书店云集之街。20世纪80年代初期,政府拨出巨款将此街建成仿明清店铺的文化街,古香古色,成为首都旅游景点之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