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边塞诗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边塞诗派biansai shipai盛唐诗歌流派。以高适、岑参诗成就最高,又被称为高岑诗派。其代表作家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都曾积极进取,但仕途失意,一再出塞谋求报国立功。有的“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塞堡,无不经行”(《唐才子传·岑参》),对边塞生活有深刻体验。因此他们以边塞战争、塞上风光为题材,抒写出边塞将士从军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反映出他们在征戍生活中复杂的思想感情,揭露了将士之间的苦乐悬殊。诗中洋溢着盛唐诗人所共同具有的追求理想的不羁精神和豪迈气概,反映了盛唐的时代精神。他们的作品题材开阔,全面反映了当时有关战争各方面的现实生活。如高适的《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既歌颂将士们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也写出他们从军生活的艰苦,他们的理想、愿望,揭露边将的骄奢淫逸、苦乐不均赏罚不明。王昌龄的《从军行》、《出塞》则从各个角度刻划战士们变化、矛盾的心理状态。岑参的《白雪歌》别开生面地结合军营生活描述边塞的自然奇观,还有些诗描写边塞的风习和各族人民的友好相处,进一步开拓了边塞诗创作的题材和艺术境界。他们的作品气氛浓郁,意气豪迈,情调悲壮,富于浪漫色彩。多采用七言歌行或七绝形式,奇偶相生,手法多样。 边塞诗派指盛唐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一种诗歌流派,又被称作“高岑诗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