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过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过滤Guolü使固体与液体或气体经过多孔过滤介质分离的过程。在化学实验室中,常用滤纸过滤,分离固体混合物。一般将圆形滤纸折叠为四折,展开呈圆锥形,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锥形玻璃漏斗中,滤纸上沿应低于漏斗边缘5毫米,用欲过滤液体的溶剂将滤纸湿润,使它紧贴在漏斗上,赶去滤纸与漏斗壁间的气泡,将漏斗放在漏斗架上或用铁架台固定,下接烧杯或锥形瓶,使漏斗管下口与容器内壁接触。将固液混合物沿着玻璃棒靠近三层滤纸处注入漏斗,液面应低于滤纸上沿5毫米。液体通过滤纸,沿漏斗管流入接受容器,固体留在漏斗内。根据过滤的目的(如为了得到纯的固体),可以用溶剂冲洗固体。 如果需要在较高温度下过滤(如为了防止某些溶质析出),可采用热漏操作,在普通漏斗外面套一个热水漏斗套,热水漏斗套内加蒸馏水,水面不宜过高以防沸腾时溢出,在漏斗套的侧管加热,使过滤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温度。 为了快速过滤,可采用减压过滤法(抽滤),抽滤装置如图,漏斗采用瓷制的布氏漏斗,内放一张直径略小于漏斗底的圆形滤纸,布氏漏斗用橡胶塞装在抽滤瓶上,为防止自来水倒吸接一安全瓶,再与水泵相连。抽滤前用溶剂将滤纸湿润,打开水泵,关闭安全瓶上的活塞,再向漏斗内注入固体混合物,抽滤结束后,先打开安全瓶活塞,再关水泵。 抽滤装置 1.布氏漏斗 2.抽滤瓶 3.安全瓶4.二通活塞 5.水泵 过滤将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一般用滤纸、滤布、砂层等多孔物料作为过滤介质,使流体通过,而将固体截留。原始的悬浮液称滤浆,通过多孔介质后的液体称“滤液”,被截留住的固体物称“滤饼”。 过滤使水通过滤料而净化的工艺过程。其净水原理主要是隔滤作用和接触混凝作用。通过过滤可除去约80—90%以上的细菌及99%左右的悬浮物,也可除去臭味、色度、阿米巴包囊及血吸虫尾蚴等。 过滤将液固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分离除去的一种方法。参见“医药卫生”中的“过滤”。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