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运动与体温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运动与体温体温指人体内部的平均温度。运动时,肌肉活动加强,体内产热量明显增加,虽然在神经系统调节下散热过程也加强,但仍落后于产热过程,故体温可暂时升高。运动时体温升高的程度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气象条件(气温、湿度、风速)及训练水平等有关。在一般情况下,中距离赛跑后,腋下温度可升高到37.5~38℃,长距离赛跑后可升高到38. 5℃,超长距离赛跑后可升高到39.75℃(有时还可超过40℃)。但由于运动时散热过程也加强,特别是通过大量出汗和蒸发散热,故体温不致于升得过高。由于大量泌汗,运动后体温可很快恢复正常,甚至可略低于正常体温。因此,运动结束后应注意保温,避免受凉。经常在低温或高温环境中运动,可改善体温调节机能,提高机体对高温和低温的适应能力,从而有利于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成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