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进士题名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进士题名碑立于北京市孔庙大成门及先师门两侧,计有元、明、清三代的进士题名碑198块。其中元代3块,明代77块,清代118块,这些题名碑上共记载了51624位进士的姓名、籍贯以及名次,为研究科举制度提供了重要文献资料。进士题名始于唐代雁塔题名。据说韦肇及第后,偶而题名寺塔,于是后人相继仿效,借以显宗耀祖。 进士题名碑科举时代,进士及第后题名的碑石。此制源于唐代新进士放榜后的雁塔题名,而始于宋。自宋元以至明清,殿试榜发后,皆建碑于国子监,按新及第进士甲第先后,刻姓名、乡贯于碑上。宋代的进士题名碑已不复存在,现存最早的是,立于北京孔庙中的三座元代进士题名碑。此外,明代的77座,清代的118座进士题名碑,亦矗立于北京的孔庙内。 进士题名碑科举时代,进士及第后题名的碑石。源于唐代新进士放榜的雁塔题名,至宋始为定制。自宋元至明清,殿试榜发后,皆建碑于国子监,新科进士依甲第先后,刻姓名、乡贯于碑。宋代进士题名碑今不存。今存最早者为元代进士题名碑,立于北京孔庙。此外,明代七十七座进士题名碑,清代一百一十八座进士题名碑(其中包括二座满榜进士,四座繙译科进士题名碑)均存于北京孔庙内。参见“题名碑”。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