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环境污染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环境污染huanjing wuran

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的污染物质的浓度或其总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引起环境质量下降从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环境污染有不同类型。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按污染性质可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辐射污染; 按污染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生产污染又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等;按污染物分布的范围又可分为全球性污染、区域性污染、局部性污染。
产业革命前的传统农业生产主要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它在生产和消费中所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是可以通过物质的生物小循环而迅速净化和重复利用的。产业革命后,工业生产主要是生产资料生产,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把大量深埋在地下的矿物资源开采出来,投到环境之中,许多工业产品及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排放的 “三废”大都是生物和人类所不熟悉、难以降解、同化和忍受的。因而,现代化工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鉴于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世界各国都在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措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

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

受人为或自然因素影响,环境质量下降且不能自然恢复,并有害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现象。人类从环境中以资源形式获取物质,再以“三废”(废气、废液、废渣)形式排向环境,当排放的有害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并超过环境的白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下降,并产生危害。
污染源和污染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随着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和社会消费过程中引入的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返回环境的废物与日俱增,毒化了环境,造成水体、空气、土壤污染。环境污染按污染源来分,可分为点源性污染和非点源性污染; 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污染、微生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 按污染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生产污染和生活污染。生产污染又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交通污染。工业污染,指在工业生产中形成的点污染源,向环境中排放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如煤燃烧排放的有毒气体有二氧化硫、苯并(α)芘和一氧化碳; 炼油厂废水中有硫化物、碱; 电镀工业废水中有重金属(镉、镍、铜等)离子、酸和碱、氰化物等。农业污染,指不合理的施用化肥和农药,破坏土壤结构,污染农产品和食品。交通污染,指交通运输工具所排放的有毒气体、运载的有毒有害物及交通工具所发出的噪声,对城市环境构成威胁。生活污染,指人类消费活动所产生的废物排入环境,造成危害,如生活废水排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各种污染物在环境中聚集达到一定浓度时,不仅各种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伤害,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危及人体健康,严重者中毒死亡。在各种污染事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污染物在植物体内积累,通过食物链浓缩产生的(见生物富集作用)。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严重性,还在于多种毒物的同时存在和在转化中使毒性增强,对人体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公害病一旦发生,一般很难治愈。1952年,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是由煤和石油燃烧污染大气造成的。1953~1956年,日本水俣病事件,是由工业生产中大量的化学物质(甲基汞)流入河川,造成水体污染引起的。1955~1972年,日本痛痛病事件,是由含镉工业废水灌溉,污染土壤造成的。1968年,日本米糠事件,是由添加剂污染食品造成的。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故,泄漏有毒化学品,造成2 000人死亡,数千人失明和残废。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反应堆爆炸,核尘埃遍布欧洲,增加了未来患癌症的危险性。瑞士的仓库失火事件,使库中的农用化学品、溶剂和汞冲到莱茵河中,数百万条鱼被杀死,并威胁到联邦德国和荷兰的饮用水。中国的环境污染也在加重。1985年同1981年相比,全国废水排放总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分别增加12.8%和8.2%;工业废渣产生量增加22%,每年新增加工业垃圾5亿多吨,占用了大量耕地。全国各大江河的干流有12.7%受到污染,支流有55%受到污染。在华东、西南等地区已出现过酸雨,尤其以烧高硫煤的重庆、贵阳地区严重,酸雨出现频率达90%以上,平均pH值4.5以下。氟污染也在局部地区出现,在南方烧砖业产生的氟污染对蚕桑业危害严重。氟不仅直接伤害植物,影响产量,而且能在生态系中积累、转移和扩散,造成更严重的危害。乡镇企业的“三废”排放量激增,1984年占全国“三废”排放量的1/5。上海每天排入黄浦江和河叉500多万吨污水,仅35万吨经过处理,造成江水发黑变臭,饮用水质恶化,水产养殖业受到严重威胁。
防治污染的措施是:❶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不少城市已经从点污染源的治理向区域防治发展,控制烟尘; 治理河流、湖泊; 植树造林,保护饮用水源。
❷防治工业污染,加强环境管理。1982年国务院发布了《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对新建企业要求搞好环境影响评价和实行“三同时” (防治污染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管理。改造老企业,推广新技术。
❸加强对水环境污染的控制,改善水体质量,颁布《水污染防治法》。
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布局合理的、种类齐全的自然保护区网,建立代表不同自然条件的生态农业示范工程。

环境污染Huanjing wuran

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危害于人类及其它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大气污浊、水质变差、废物堆积、噪声和恶臭等对环境的破坏,都属于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主要是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对大气、水体、土壤和食物的污染,并达到致害的程度。工业产生的噪声、振动、废热、恶臭和放射性物质等,也污染周围环境。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可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除了工农业生产对环境可产生的污染外,城市中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垃圾、机动车辆和家庭燃料废气等,也是环境污染的来源。严重的环境污染可引起环境破坏而产生公害,因此普遍被人们所关注。环境污染有不同类型。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按污染物的形态又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环境污染

主要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变化。有些是物质性的,如大气、水、土壤的污染等,有些是非物质性的,主要指对自然景观的人为破坏。自然过程引起的同类现象,称为自然突变或异常。


环境污染

见“环境科学”中的“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能使环境正常的组成和性质发生有害于人类变化的过程。污染物具有毒性,且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一定的数量或浓度,并持续一定的时间。有些污染物通过化学、物理反应或生物作用,可以扩大其危害性或降解为无害物质。共存的多种污染物之间具有颉颃或协同作用,能使毒性降低或增大。

环境污染

指城市化和工农业高速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噪声、农药等的污染,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构成或状态与原来相比,环境的素质恶化,影响了生活系统的良性循环和人类的正常生活。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环境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妥善的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