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送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送终举办父母丧葬之事。《汉书·贷殖传》:“所以养生送终之具,靡不皆育”。也称送死,《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 ‘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唯送死可以当大事。’ ” 《荀子·大略》:“送死,饰哀也。”古人很重视送终,往往办得很隆重。特别是帝王将相和贵戚等,办得极为豪奢。《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建初二年三月诏曰:“比年阴阳不调,饥馑屡臻……而今贵戚近亲,奢纵无度,嫁娶送终,尤为僣侈。有司废典,莫肯举察。”这里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厚葬与薄葬之风此起彼伏,总的趋势是走向薄葬。同时富者厚葬,贫者薄葬,往往相差极为悬殊。由于厚葬浪费人力财物,影响生产,又招致盗墓,于死者无益,古人早已反对。墨子即主张节葬。 送终锡伯族丧葬习俗。长辈病危时,儿女及家人应在老人面前侍候;直至死亡,称“送终”。老人不能死在炕上,之前即要抬到屋地中央临时搭的床上,由儿子穿好寿衣,所穿寿鞋最好是女儿亲手做的;要给死者剃头、洗脸、剪指甲、口含铜钱,手也握钱,立即将房门打开,意思是放老人灵魂出去,这时全家人不能号啕大哭,只能饮泣。 送终sonɡzhonɡ民间生活习俗。流行于境内各地。有儿有孙的老人,都希望在弥留之际和儿孙晤面,以作最后诀别。因此,儿孙守着父母,伴其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叫送终。儿孙齐在身旁守候,无疾而死,称为善终。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