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通惠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通惠河元明时期人工运河。始凿于元至元二十九年 (1292年)秋,完成于次年秋。通惠河自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南转,过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水至大都西门,入城南汇为积水潭,东出文明门,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总长一百六十四里有余,共费二百八十五万工。河成以后改变了“通州至大都五十里,陆輓官粮,岁若千万,万民不胜其悴”的状况。通惠河是元代所治诸运河中最有经济价值的一条河。于明洪年废败,永乐四年虽加修治,但未彻底。通州不久,自通州张家湾运至都下之粮,俱有车搬运、粮费甚多。嘉靖六年修复通惠河,次年河成,岁省车费二十余万。惠通河成为南北大运河七大段之一,即北京至通州段。 京杭大运河通惠河 通惠河通称“大通河”。修建于1293年,郭守敬主持设计开凿。自今北京昌平附近,修堤筑堰,截温榆河源白浮等泉水,导使循西山山麓折南转注入瓮山泊(今昆明湖》,东南流入大都城(今北京市区),穿城东出至今通县高丽庄入白河。全长160余里,置坝闸20座。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