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造船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造船业制造舟船的行业。舟船的制造与利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舟船制造业即已是一个重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秦汉时期,舟船制造业空前兴盛,生产规模明显扩大,产品数量迅速增多。是时,造船业分官营和私营两种。官营造船业是在官府控制下,役使造船工匠,生产封建国家所需用的漕船、战船等。1974年,广州发现一处秦汉造船工场遗址,当时所造的船只已经规格化,可以成批生产。秦汉官营造船业的费用十分浩大,是皇室财政支出中数额最多的款项之一。私营造船业规模亦相当可观。《史记·货殖列传》中称:“船长千丈”、“轺车百乘,牛车千两”。唐宋时期的造船业,重点在南方。其产量和质量都大有进步。是时,官营造船业规模很大。据载,刘晏曾在扬子县置十个造船场,造船达二千余艘,专供内河运输。唐代私营造船业主要营造海船。当时对外贸易发展,海船的制造极为发达。远洋货船大者达二千余丈,载客六、七百人。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地区的造船业继续发展,经营规模亦很大。扬州、苏州等地都有私营造船厂。苏州“每年造船出海贸易者多至千余,回来者不过十之五六,其余悉卖在海外,赍银而归。” ( 《王先谦 《东华录》)厦门“有倾家造船者。……舵手人等藉此活者以万计……船工大盛,安其业者多移居焉。”(道光《厦门志》) 造船业唐宋时期,壮族的造船业很发达,钦州酋帅宁氏族人宁贙墓志铭说,他于隋大业元年攻打林邑时,乘坐的战舰是一只很牢固的楼船:“公策运在标,拥以楼船五鹢”。宋时制造的藤舟,不用铁钉、桐油,用藤条穿系木板联结而成,并以海上所生茜草晒干塞窒隙缝,茜草遇水则发胀,船不会漏水,制造的木兰舟是一种航海大船。《岭外代答》云“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可乘坐数百人甚至千余人。船上配有罗盘针,可以运航。 造船业Shipbuilding造船业是殖民地时期美国最重要的工业之一。新英格兰的渔业和贸易使造船业应运而生,富饶的森林和业已形成的国外市场极大地刺激了造船业的发展。19世纪移民大量进入美国,为造船业提供了劳动力。美国的船只很快销往世界各地。初期的造船厂大多位于大西洋沿岸,但内战以后造船厂多建于墨西哥湾和太平洋沿岸。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半个世纪里,由于造船费用高,美国造船业处于衰落阶段。战时的需要使美国造船史上出现了最重要的时期。美国在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5年里,共建造1200万吨船只,而1915年只建造22.5万吨。战后一段时期造船业再度衰落,直至联邦政府根据各次商船法的规定发放财政补助为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美国海运委员会制定了 10年内建造500艘船只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项造船计划增至生产5300艘船只,总排水量为5400万吨。建造的船只有现代化干货船、油船、“自由轮”、“胜利轮”和运输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的商船队吨位居世界首位。参见商船队。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