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道德行为的发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道德行为的发展daode xingwei de fazhan道德行为是基于一定的道德意识、对他人进行的能够进行善恶评价的活动。婴儿晚期是道德行为的萌芽期。这时,儿童能够初步掌握简单的语言,开始接受较为简单的道德知识。学前初期儿童的行为动机明显受当前刺激的影响,行为的动机具体、直接且外在,具有明显的情境性。到学前晚期,儿童道德行为的自主性、稳定性及主动的社会动机有所增长, 但还不能把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统一起来, 自制力和坚持性比较差。学龄期,由于认知水平的发展,儿童出现较为抽象的逻辑思维,产生了道德意识,出现了独立的道德行为,并能自我控制和调节。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道德行为仍然不稳定,具有相当程度的模仿性,还没有形成稳固的道德行为习惯。随着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到了中学, 才出现比较稳定的、自觉的道德行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