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遮阳帽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遮阳帽zhēyángmào

❶也称“遮阳大帽”“大帽”。明代学士所戴的帽檐较宽可以遮挡阳光照射的凉帽。明时凡科贡入监生有恩例者,方许戴遮阳帽。其形一般作成尖顶(亦有平顶),四周有宽阔的边檐,形似斗笠。明郎瑛《七修类稿》:“洪武末,许士子戴遮阳帽。”杨仪《明良记》:“我朝科贡,恩例四等入胄监,满日,并许戴遮阳大帽,即古笠也。吴文定公未及第时,久困科场,作诗戏咏曰:‘似伞难遮雨,如铙却畏风。”王圻《三才图会·衣服一》:“大帽,尝见稗官云:国初高皇幸学,见诸遮阳帽生班烈日中,因赐遮阳帽,此其制也。”《续文献通考》卷九三:“生员襕衫,用玉色布绢为之……贡举入监者,不变所服。洪武末,许戴遮阳帽,后遂私戴之。”清褚人获《坚瓠九集》:“明制,士人入贡监满日许戴遮阳大帽,即古笠,又唐时所谓席帽也。”
❷明代武将所戴的形状似笠的盔帽。《明武宗外记》:“时诸军悉衣黄罩甲,中外化之……两厅诸领军则于遮阳帽上拖靛染大鹅翎,以为贵饰,大者拖三英,次二英,尚书王琼得赐一英冠,以下教场,矜殊遇焉。”

遮阳帽
(清代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

遮阳帽

古代的笠子。又称“圆帽”。始于元代,据《事物绀珠》载,元世祖忽必烈出猎时,为避恶日射目,以树叶置胡帽前面,其后雍古刺氏乃以毡代替,谓奓檐帽。遮阳帽即由奓檐帽发展而来。明代科贡入监生有恩例者皆戴此种大帽,《三才图会》云: 大帽,尝见稗官云,国初高皇幸学,见诸生班烈日中,因赐遮阳帽,此其制也。形制一般是尖顶(也有平顶),四周有宽阔的边檐,形似斗笠。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