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行政区划名。360家所住地域为邑。《晋书·地理志》: “昔在帝尧时和万邦制,8家为邻,3邻为朋,3朋为里,5里为邑,10邑为都,10都为师,州12师焉。”“周武王时,9夫为井,4井为邑,4邑为丘,4丘为甸,4甸为县,4县为都。”《汉书·刑法志》: “地方1里为井,故4井为邑,4邑为丘。”《国语·齐语》: “制鄙。30家为邑,邑有司; 10邑为卒,卒有卒帅; 10卒为乡,乡有乡帅; 3乡为县,县有县帅; 10县为属,属有大夫。”

原意为人所居之所。古时用以称一般居民聚落。商周时期亦指国都(多称大邑)及其他城邑。秦汉以后,以邑为县城之别称。

❶京城。《诗·商颂·殷武》:“商邑翼翼,四方之极”。
❷侯国。《左传·桓公十一年》:“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
❸指城市。大者为都,小者为邑。《左传·隐公元年》:“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❹旧时县的别称,如邑宰。

古代行政区域单位。《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春秋时齐国则以三十家为邑。《国语·齐语》:“制鄙,三十家为邑,邑有司。”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