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邓廷桢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邓廷桢1775—1846Deng Tingzhen晚清政治家。字维周, 号嶰筠。江苏江宁 (今南京市) 人。嘉庆进士。1826年(道光六年)任安徽巡抚,颇有政绩。1835年升任两广总督。时鸦片走私猖獗, 成为严重社会问题。他从堵塞白银外流的角度出发, 赞成许乃济提出的弛禁鸦片的主张, 并提出实施办法, 但结果全无实效。后受严禁派的影响,转主严禁。1838年底林则徐出任钦差大臣的消息传来,深受鼓舞,加紧查禁鸦片,广州附近的鸦片贩卖几乎绝迹。林则徐抵粤后, 他全力配合,整顿海防,厉行禁烟,参与主持虎门销烟,又会同巡视澳门,驻沙角筹划战守,屡挫英国挑衅。1840年1月,调任闽浙总督,锐意整顿海防,加强守备。7月闻报英舰进犯厦门, 即时赶赴泉州, 坐镇指挥。10月,受投降派诬陷,与林则徐同时革职。次年6月,充军伊犁。1843年释还, 任甘肃布政使, 又奉旨清查甘肃荒地, 专办招垦。1845年升陕西巡抚, 次年卒于任所。为官之余, 好诗词。遗著有 《双砚斋诗钞》、《妙吉祥室词》 等。 邓廷桢1775—1846清朝大臣。字维周,又字山解筠,江苏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嘉庆进士。晓诗文,精音韵。长期任浙、陕、鄂、赣等省地方官。道光六年(1826年)擢安徽巡抚。道光十五年(1835年)升两广总督。他目睹鸦片祸害严重,主张禁烟,无分昼夜,加劲巡查,“奋勇兜擒,尽法惩办”。道光十九年与钦差大臣林则徐同心协力,督率文武官弁分开查办鸦片走私,添置木排铁链,整顿海防。次年初,调任闽浙总督,组织团练,招募兵勇,增设炮台,购置洋炮,加强备守。同年六月英舰进攻厦门,亲督水勇击退侵略军。后因投降派诬陷,与林则徐同被革职,充军伊犁。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被释回。后起用为陕西巡抚、陕甘总督,在西北大力组织开荒。次年卒于任。著作有《双观斋诗钞》。 邓廷桢1776—1846字嶰筠,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嘉庆进士。1839年在两广总督任内积极协助林则徐查禁鸦片,整顿海防。次年1月调任闽浙总督,率军抗英。因投降派诬陷,与林则徐同被革职,遣戍伊犁。1843年释回,1845年擢陕西巡抚,次年卒于任。著有《双砚斋诗钞》。 邓廷桢1775—1846清道光二十年(1840)任闽浙总督,率军抵抗英国侵略军,遭陷害,革职戍伊犁。撰写诗词多首,记述新疆见闻。二十三年(1843)获释,起用为甘肃布政史、陕西巡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