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紧急救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紧急救济1949年初,皖北地区人民仍面临严重兵灾、水灾,在城镇,大批贫民和失业工人亟待救济。为此,政府采取了紧急救济措施。由于淮北为淮海战役主战场,兵灾十分严重。据淮海战役中碾庄、双堆集、萧(县)宿(县)永(城)三个主战场统计,全部毁于战火的大小村庄1036个,房屋7万余间,牲畜1万余头。灾民33656户,19.3万余人。连同境内其他战场,淮北全区受战争灾害的灾民共30余万人。时值隆冬,灾民无衣无食,无处栖宿。江淮军区及江淮行署在灾区发放紧急救济粮款。至1949年4月中旬,共发放三批救济粮,计3000万斤。灾民领粮一等户250斤,二等户180斤,三等户140斤。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