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邓斯·司各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邓斯·司各脱约1265—1308Johannes Duns Scotus苏格兰经院哲学家、唯名论者。反对实在论,认为个别事物是真实存在的,“共相”不能离开个别事物独立存在。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自身包含着能动的力量。强调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产生的。主张信仰是宗教的范围,理性是哲学的范围,反对哲学从属于信仰的正统神学观点。他的学说被称为司各脱主义,曾长期与托马斯主义相对抗。主要著作有《彼得·郎巴德的<;教父名言集>;论疏》等。 邓斯·司各脱约1265—1308JohannesDunsScotus经院哲学家、伦理学家,早期唯名论主要代表之一。生于苏格兰,曾在牛津大学、巴黎大学任教。生前名声很大,被人称为“精明的博士”。其伦理思想包含在他的主要著作《彼得·伦巴德<箴言四书>评注》中。司各脱提倡个人的意志自由,强调个人的实在性和自由性,认为人的意志能够决定是否受感官的引诱,即使没有神圣的恩赐,意志也能够按照自然的道德去行动。人不完全是某种消极和惰性的东西,不是容纳上帝恩赐的空罐子。永恒的幸福集中在意志的行动上,而不是沉思上帝。从人的意志是自由的这个观点出发,他认为任何政治权力都不是神授的,也不是全部正义的,人们有权选择符合自己利益的国家。“根据普遍同意和社会自己的选择,政治权力才能成为正当的”。他还抨击了罗马教皇在13世纪末期大肆掠夺财产的行为,认为教会占有财富不是“天然的权利”,财富公有制是可以实现的。司格脱的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唯意志论倾向,但在缺乏个性自由和人格独立的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统治的情况下,它包含有要求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积极因素,具有最初的思想启蒙的进步作用。 邓斯·司各脱1274/1266——1308John Duns Scotus爱尔兰人,法兰西斯僧团的博士,13——14世纪著名唯名论者。在牛津大学读书。后在牛津、巴黎、科隆等大学任教,代表本僧团同托马斯代表的卢米尼克僧团辩论。著有《牛津论著》, 《巴黎论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