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邠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邠州关中重镇。今彬县,位于陕西西部,是长安去陇东必经要冲。秦设漆县,东汉置新平郡,北魏改设白土县。西魏改置豳州,隋复为新平县。唐改“豳”为“邠”。 明置邠州, 1913年改为邠县,1964年又改“邠”为“彬”。境内有*大佛寺石窟。 邠州金、元两代设置的行政区。金隶庆原路,元隶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司。《金史·地理志》:“邠州,中。宋新平郡静难军节度使,国初因之。户47291。县5镇3,寨1。”《元史·地理志》:“邠州,下。唐豳州,以字类幽,改为邠。宋、金以来皆因之。领县2:新平、淳化。” 邠州binzhou州治今彬县县城。唐武德元年(618),改新平郡为豳州;开元十三年(725)改“豳”为“邠”;天宝元年(742),改为新平郡;乾元元年(758)复为邠州,辖新平、三水、永寿、宜禄四县。宋代辖新平、宜禄、三水、定平、淳化五县。金代辖新平、淳化、宜禄、永寿、三水五县。元初,邠州属巩昌路,至元二十一年(1284)直属行省,辖新平、淳化二县。明代改属西安府、辖淳化、三水、长武三县。清雍正三年(1725),由西安府属改为省直隶州,仍辖淳化、三水、长武三县。1913年撤销州制,改为邠县。 邠州北魏南豳州,永熙元年(532)废。西魏大统十四年(548)又在新平城复设,故址即今彬县城。废帝三年(554)正月改为豳州,领新平一郡,辖区约为今彬、永寿2县地及旬邑县大部分。隋开皇三年(583)改领白土、永寿、三水3县,大业二年(606)废。唐武德元年(618)复设,领新平、永寿、三水、宜禄4县。开元十三年(725)因豳、幽二字易混,改为邠州。宋代领新平、三水、淳化、宜禄、定平5县。金代领新平、三水、淳化、宜禄、永寿5县。元代领新平、淳化2县。明代领三水、淳化、长武3县。清雍正三年(1725)升为直隶州,仍领三水、淳化、长武3县。民国二年 (1913) 改设邠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