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邵雍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63 邵雍1011—1077

北宋哲学家。字尧夫,谥康节。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市),幼年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晚年迁居洛阳,与司马光、富弼等交往密切。他隐居求志,潜心学问,虽屡经荐举,坚辞不仕。他结合《易》与道门所传象数之学,创造了一种宇宙图式,形成了他的所谓“先天象数学”。他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太极,太极亦即是“心”。太极是恒学不动之体,但却按照二分的法则,规定了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他说: “太极一也,不动,二则神。神生数,数生象,象生器”。邵雍认为,天地万物有终有始,世界是按照一定的周期由盛到衰,周而复始,永恒循环的历史过程。在一个周期内,社会历史亦按照“皇、帝、王、霸”四个阶段不断退化,走向衰亡。他提出了一种“以物观物”的认识方法,强调必须排除私心、私欲,按事物本来的“理”去观察事物,对事物作出反应。邵雍的学说在宋儒中影响很大,与周敦颐、张载、二程并称北宋五子。著作有 《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邵雍1011—1077

北宋哲学家。字尧夫,谥康节。共城(今河南辉县)人。理学史上象数学派创始人。以道或太极为宇宙之本,经过神、数、象的演化过程,构成天地万物。万物之变迁、生化,实为心之妙用。主张反观方法,以心体会万物之理。认为天地有始亦有终,其毁灭、继起皆为必然,并借元会运世策算天地之历史。著作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渔樵问答》等。

邵雍1011—1077

北宋学者。字尧夫。祖先为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幼年随父徙居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曾隐居城西北苏门山百源之上,世称百源先生。青年时从共城令李之才受《河图》、《洛书》及象数之学。屡授官不赴,后定居洛阳,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与司马光、张载、程颢、程颐等有密切交往。将司马光等赠予的洛阳天津桥畔的园宅,称之为“长生洞”或“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与周敦颐、张载和二程同称北宋五子。为理学象数学派的创始人。卒赠秘书省著作郎,谥康节。所代表的学派为百源学派。邵雍以先天象数学著称于世,他的“先天学”渊源于道教的方士。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太极,说“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二则神也。神生数,数生象,象生器。”(《皇极经世·观物外篇》)把宇宙的生成说成是抽象数字概念演变的结果。又认为“太极”即道,即“心”。说“先天学,心法也。图皆从中起,万化万事皆生于心也。”(同上书)这种观点对后来的陆、王“心学”有很大的影响。按照象数,他提出元、会、运、世,以此来计算天地的历史,推测古往今来社会治乱盛衰的命运;并按照“道、德、功、力”的伦理政治状况,将夏、商、周到宋这一历史时期区分为“皇、帝、王、霸”四个阶段,认为一代不如一代。指出三皇的特点是“以道化民”。“以道化民者,民亦以道归之,故尚自然”(《皇极经世·观物内篇》)。五帝的特点是“以德教民”,“以德教民者,民亦以德归之,以尚让。夫让也者,先人后己之谓也”(同上书),三王的特点是“以功劝民”,“以功劝民者,民亦以功归之,故尚政” (同上书)。五霸的特点是“以力率民”,“以力率民者,民亦以力归之,故尚争。夫争也者乎夫利者也。”(同上书)而汉、晋以后都是霸政。邵雍宣扬的这种历史唯心论和道德退化论,是和他政治保守,反对改革一致的。邵雍强调伦理道德对于社会治乱的作用。说:“至于三代之世,治未有不治人伦之为道也;三代之世,乱未有不乱人伦之为道也。后世之慕三代之治世者,未有不正人伦者也;后世之慕三代之乱世者,未有不乱人伦者也。”(《皇极经世·观物内篇》)“天下将治,则人必尚义也;天下将乱,则人必尚利也。尚义,则谦让之风行焉。尚利,则攘夺之风行焉。”(同上书)要求人们尚义去利,达到天下大治。他用天命说明人性和道德。“天使我有是之谓命,命之在我之谓性,性之在物之谓理。”(《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认为人性和物理都是天命的体现。而人性中又包含着固有的仁义礼智。认为性和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同上书);“月者,日之影也。情者,性之影也。”(同上书)他所谓的“观物”,“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皇极经世·观物内篇》),把人的认识活动看成是心中之“理”的自我认识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道德修养论。指出修养的途径不必外求于物,而在于反求于心,即“反观”。说“人必内重,内重则外轻。苟内轻,必外重,好利好名,无所不重。”(同上书)提倡“慎独”的修养方法:“凡人之善恶,形于言,发于行,人始得而知之。但萌诸心,发乎虑,鬼神已得而知之矣,此君子所以慎独也。”(同上书)用鬼神知之的迷信思想来论证“慎独”的必要性。邵雍的著作有《皇极经世》、《渔樵问答》、《伊川击壤集》等。

邵雍1011—1077

北宋哲学家。理学象数学派的创立者。字尧夫,谥康节。后人称百源先生。共城(今河南辉县)人。虚构一宇宙构造图式和学说体系,以推衍解说自然和人事变化,形成其象数之学(也称先天学)。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太极”或“道”。“太极”或“道”是绝对的一,其因“神”而分而为二,产生“数”、“象”,并由此生成万物。且把宇宙的变化归结为“心”的妙用。提出 “元会运世” 的宇宙循环论和“皇帝王霸” 的历史退化论。著作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渔樵问答》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