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邹伯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71 邹伯奇清科学家。字一鹗,又字特夫。广东南海人。精于光学、天文、数学、度量衡和测量等。制造过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浑球仪等仪器。把数学应用于实际,总结有关的几何光学方面的经验,发展了沈括所阐述的“格术光学”,写成《格术补》一书。在《墨经》和《梦溪笔谈》中有关光学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用数学方法表述了关于反射镜、透镜、透镜组等成像规律以及关于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并制成了一种简单照相机的装置——“摄影器”,讲述了照相原理以及照相过程到洗相和药料配方,为我国照相术提供了最早的文献资料。 169 邹伯奇1819—1869清代数学家。字一鹗,又字特夫。广东南海人。博通经传、文史,尤精数学、天文。同治年间两次优诏任同文馆教习,皆未就。所著《乘方捷法》在戴煦的《续对数简法》的基础上,对二项式的n次根和对数的幂级数展开有进一步探讨,扩大了公式的应用范围。在《对数尺记》中记述了独立发明的计算尺。其形式几乎与现代计算尺一样,只是未设滑尺与滑线。另著有《学计一得》、《补小尔雅释度量衡》、《测量备要》、《格术补》 等。 096 邹伯奇清末科学家。编有《甲寅恒星表》、《赤道星图》、《黄道星图》。制有太阳系仪。著有《三统术说》、《春秋经传日月考》、《周髀算经考证》等天文学史著作。 邹伯奇1819—1869清代科学家。字一鹗。广东南海人。总结中国有关几何光学方面的经验,写成《格术补》,表述了关于反射镜、透镜、透镜组的成像规律,以及关于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原理。他还制造过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浑球仪等仪器。 邹伯奇清代摄影家。广东省南海(今佛山市南海区)人。1819年生,1869年病逝。1844年自制摄影器。著有《格术补》、《摄影之器记》(1844),1873年刻印出版,后分别收入《邹征君遗书》、《邹征君存稿》中。1962年发现邹伯奇摄影遗稿抄本,无篇名,写作年代不详。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