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邹秉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邹秉文1893~1985中国植物病理学教育的先驱。原籍江苏省苏州。1915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士学位,1916年回国。1946年密西根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先后任金陵大学植物病理学、植物学教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农科主任,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上海商品检验局局长,上海商业银行副总经理,南京政府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常委会代主委,中国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任首席代表、粮农组织筹委会副主席,南京政府农业部高等顾问兼驻美国代表,中美农业技术合作团中方团长。1942~1948年担任中华农学会理事长,1929年发起建立中国植物病理学会。1948年赴美任纽约和昌公司(华侨经营)董事长。1956年,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周恩来总理的号召回国,以一级教授身份,任农业部、高教部顾问。 他还是中国近代植棉业和农产品检验事业的重要推动者,率先在东南大学农科成立棉作改良推广委员会,筹设了上海商品检验局,并以大量银行资金支持全国农业改进机构,1949年接受政府委托,购运大批优良棉种。他对中国近代农业教育、科技和农畜产品检验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早在1915年留美期间,他与留美同学任鸿隽、过探先、杨杏佛、茅以升等发起组织中国科学社,编印《科学》月刊,这是中国最早的自然科学的学术团体和有影响的学术杂志。周恩来总理生前曾赞誉他和杨杏佛、茅以升为“东南三杰”(他们三人分任早期东南大学农、商、工科主任)。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农业教育问题》、《中国农业建设方案》、《高等植物学》植物病理学部分、《植物病理学概要》等。 邹秉文1893~1985农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近代农业科研、教育和建设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江苏苏州人。1915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农科,继入该校研究院攻读植物病理。历任金陵大学教授,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兼院长,中华农学会理事长,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筹委会副主席等职。1947年在美国从事农产贸易。1956年回国后,先后任农业部、高等教育部和农牧渔业部顾问。著有《高等植物学》、《中国农业教育问题》等,主编英文版《中国农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