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妇德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妇德指妇女应具备的德行。《周礼·天官冢宰下·九嫔》中说:“九嫔,掌妇学之(法则之意),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德要求贞节柔顺。班昭《女诫》中又说:“女有四行,一曰妇德,……,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已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见《女诫·妇行第四)《礼记·郊特性》:“俗,妇德也,一与之齐,终身不改。”封建伦理中女性的贞节要求被放在第一位,为立人之本,否则就被视为违礼,不得见容社会。妇德观念在秦汉表现为“三从四德”,在宋以后则更表现为对女子守节的严厉规定,以至明清出现为节而死的大量节妇烈女,都是妇德观念极致化的产物。 妇德封建礼教规定的妇女应具备的四种德行之一,指妇女所应具备的品德操向,要求妇女顺从丈夫,服侍公婆,恭敬亲友。最早由汉代班昭在《女诫》中明确阐释了妇德的礼规,“夫不御妇则威仪废,妇不事夫则义理坠”,丈夫要驾驭妻子,妻子必须敬顺事夫。“敬顺之道,妇人之大礼”,要做一个贤淑的妻子,能敬顺丈夫,最重要的是必须具备“柔顺”的性格和行为举止,能忍让,善于克制,并对丈夫逆来顺受。 妇德封建礼教规定的妇女应具备的四种德行之一。《礼记·昏义》:“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汉郑玄解释:“妇德谓贞顺。”班昭《女诫》:“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片面要求妇女遵守贞节,柔顺地服从丈夫,孝敬公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