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邹荻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邹荻帆1917—Zou Difan当代诗人。湖北天门市人。抗战爆发后发起并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后长期从事教育、翻译、编辑工作。出版有叙事长诗《在天门》、《木厂》,诗集《尘土集》、《意志的赌徒》、《雪与村庄》、《青空与林》,讽刺诗集《噩梦备忘录》、短诗集《跨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有诗集《总攻击令》、《走向北方》、《祖国抒情诗》、《金塔一样的麦穗》和《风驰电闪》等。另有长篇小说《大风歌》,翻译作品:托尔斯泰的小说《克罗采长曲》、寓言集《鹰和鸡》,罗马尼亚的《托马诗选》,巴基斯坦的《依克巴尔诗选》(与陈敬容合译)等。 邹荻帆1917~1995现当代诗人。湖北天门人。1938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校。在大别山区从事抗日救亡的文化工作,随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在武汉、桂林、香港一带从事演剧活动。1940年考入重庆复旦大学外文系,创办并主编过《诗垦地》丛刊。毕业后当过教师和编辑。建国后曾任对外文化联络局办公室主任、《文艺报》编辑部主任、《诗刊》副主编、主编。三十年代即开始写诗,1936年相继在《文学》、《中流》发表长诗《做棺材的人》、《没有翅膀的人们》,反映农村劳动人民所受的压迫和灾难。1937年后陆续出版诗集《在天门》、《木厂》、《尘土集》、《雪与村庄》、《青空与林》、《噩梦备忘录》、《意志的赌徒》、《跨过》等。这些诗,大部分都颂扬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和战斗意志,诗句多较华美。建国后又陆续出版诗集《总攻击令》、《走向北方》、《祖国抒情诗》、《金塔一样的麦穗》、《风驰电闪》、《布谷鸟与紫丁香》、《邹荻帆抒情诗》、《假如没有花朵》,以及长篇小说《大风歌》和散文集、翻译作品多种。他是抗战时期大后方最活跃的青年诗人。他的诗大都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意象鲜明、节奏明快、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