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位于新县县城(新集镇)中原路62号。原是一家大地主的住宅,前后五进院,七栋中式楼房,中间有一条长廊将一宅分成两部分。1931-1932年,原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中共鄂豫皖省委曾在这里主持工作。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新集镇)中原路62号。属大别山区,群山环抱,风景秀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1927年11月,黄麻起义之后,大别山区的鄂豫边、豫东南、皖西革命根据地先后建立。1930年4月,三个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931年2月,红四军十师三十团攻克新县新集后,这里便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战略位置也十分重要,北渡淮河可进袭中原,南下长江可直逼武汉,东进合肥可震撼南京,西抵广水可切断京汉铁路。同年5月,中共中央鄂豫分局和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此成立;7月,鄂豫皖边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新集召开,成立了鄂豫皖省工农民主政府;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此成立。1932年1月,建立中共鄂豫皖省委。在边区党委和红四军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边区军民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三次“围剿”。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军委在新集长达一年零四个月,1932年10月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原为大地主旧宅,七栋中式楼房,五进院,共60余间房屋,中间一长廊贯通,将一宅分为两部分。现保存有军委办公室,省委和省委会议室,分局和省委机要室,徐向前旧居,沈泽民、郭述申、成仿吾、陈昌浩等的办公室和住室,以及省委妇女部等旧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