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采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采风指搜集民歌。据班固《汉书·食货志》记载,周代有“采诗”制度: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采集民歌的目的是使“王者可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代以后的乐府机关继承了古代的采诗制度,在客观上起到了搜集保存民歌的作用。 采风又称“采诗”。始于周代,是宫廷为搜集民间歌谣而制定的一种制度。朝廷为此专门设有采诗之官,“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定制为五年一次。其目的,则在于 “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通过采集民间歌谣,来考察时政的得失。同时,宫廷中又有专人对采集到的民间诗歌加以修订,最后经最高统治者酌定,著录入官。此后,到汉武帝时(前140—前87年),又仿周制,命乐府诸官到民间采访歌谣,并命各地歌手集中到乐府,又令著名文士负责整理、改编这些民歌,并配上器乐。使得许多古老乐曲得以传于后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