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量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量词tiangci刻划论域中某个客体或泛指任意一个客体的词语.谓词刻划客体的性质或客体间关系时,常涉及到客体所在范围,即客体的取值范围. 这个取值范围称为论域或个体域. P (x1) ∨P (x2) ∨…∨P (xn) 意义相同.由谓词符号,量词符号,个体变元,命题联接词组成的合式公式叫做谓词公式,研究谓词公式的逻辑叫谓词逻辑. 谓词逻辑公式的等价变换叫谓词演算. 量词liangci语法学术语。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量词分为物量词(“个”、“对”、“尺”、“杯”、“年”)和动量词(“次”、“回”、“场”、“趟”)两类。量词常用在数词后面,组成数量短语(一般也称数量词),充当主语、定语。如:“ 一米是三尺。”(主语)“一棵树”(定语)。单音节量词一般可以重叠,重叠后可做主语、定语,表示“多”或“每一”的意思。如:“条条大道通北京”。(定语)“个个争当模范”。(主语)数词与物量词组合为数量短语,能重叠,重叠后可作状语,表示依次、轮番进行的意思。如:“一口一口地吃”,“五个五个地进”。数词与动量词组合的数量短语,一般作补语。如:“绕三圈”、“走一趟”。数量短语有时与名词组合,位置在名词后,表示数量。如:“母子二人”。数量短语可以活用,它们在一定的语境中,不表示约数,概数,也不表示原来的确切义,而表示“多”、“极多”等。如:“老和尚的百纳衣”。 量词liangci也称“单位词”、“助名词”、“副名词”等。指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其语法特点是: 量词Liangci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量词可分两类:❶表示物量,包括个体量词,如“只”“个”“件”等;集合量词,如“对”“副”“群”等;不定量词,如“点” “些”等;度量衡量词,如“尺”“斤”“亩”等;借用量词,如“瓶”、“担”“身”等。 量词原子命题的构成成分之一,表示个体变项的量。分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量词见“语言文字学”中的“量词”。 量词表示计算单位的词。分物量词和动量词两种。前者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位、个、斤、匹、双),后者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次、回、趟)。常同数词连用构成数量短语,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一条河,一把拉住,读一遍)。单音节量词大多可以重叠(个个,件件,趟趟),表示每一个都包括在内的意思。 量词指命题中表示数量的逻辑词。分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全称量词相当于自然语言里的“一切”,“所有”,“凡”等,用符号“∀x”(或Ⅱx)表示,读作“对所有的x,……”。存在量词相当于自然语言里的“有的”,“有些”,“至少有一”等,用符号“∃x”(或Σx)表示,读作“存在x,……”。例如,设F或Ⅱx表示,读作“对所有的x,……”。存在量词相当于自然语言里的“有的”,“有些”,“至少有一”等,用符号“∃x”(或Σx)表示,读作“存在x,……”。例如,设F(x)表示x是偶数,则∀xF(x)表示“对所有的x, x是偶数”,∃ xF(x)表示“存在x, x是偶数”。从数学情况可知,∀xF(x)是一个假命题,∃xF(x)是一个真命题。在谓词表达式中,凡是受量词所约束的变项,则称为约束变项。例如,∀xF(x)→G(y)中x就是约束变项,它受全称量词所制约。在谓词表达式中凡不受量词约束的变项,则称为自由变项,在上例中y就是自由变项,它不受任何量词所制约。凡含有自由变项的表达式,称之为命题形式,因为它的真假尚未确定。当用特定的值对自由变项作代入后,就得到一个真假已确定的命题。量词在一个谓词表达式中有一个约束范围,称为量词的辖域。在量词的辖域里,一切和量词后的变项相同的变项都被此量词所约束。如量词后有括号,则括号内的公式为此量词的辖域。如量词后无括号,则量词后最短的公式为此量词的辖域。例如,在∀x(F(x) ∧G(x))中,(F(x)∧G(x))是∀x的辖域;在∃xF(x)∧P中,F(x)是∃x的辖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