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金丹道起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金丹道起义

清末热河省人民反洋教起义。鸦片战争后,外国教会势力发展到朝阳地区,传教士披着慈善外衣,到处胡作非为。当地群众不堪洋教士的欺凌和封建统治者的搜刮,于光绪十七年十月十日(1891年11月11日)在金丹道首领李国珍、杨悦春和理教郭万昌领导下,发动武装起义。提出“奉天伐暴”、“杀贪官,毁教堂”的战斗口号。十月十三日(11月14日)攻占朝阳(今属辽宁)。起义群众“旬月之间,由数千聚至数万”,起义势力波及朝阳、赤峰(今属内蒙古)、建昌(今属辽宁)一带,惩办作恶多端的传教士、贪官污史和蒙古族的反动王公,焚毁教堂,声势大振。奉天(今辽宁沈阳市)、直隶(今河北)、吉林等地人民纷纷响应。清政府调派热河、直隶、奉天三省军队进行镇压,起义军浴血奋战二月余。杨悦春、郭万昌等战死,二万多起义群众惨遭屠杀。

金丹道起义

清末在卓索图盟、昭乌达盟爆发的农民反帝反封建起义。金丹道,亦称“在理会”,俗称“学好”。内蒙古敖汉旗的民间秘密组织。传播反帝思想,反对传教士的不法行为。首领杨悦春。1891年(光绪十七年)起义,焚毁教堂,打杀教士,破狱释囚,抗击清军。活动于平泉、建昌、赤峰等州县和喀喇沁、土默特(今辽宁阜新)、翁牛特、奈曼、巴林等旗。后因封建王公和清统治者制造民族矛盾,挑拨蒙汉人民感情,遂错杀了一些蒙古人,出现了偏差,在清政府镇压下失败,杨悦春等被俘。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46:20